这篇文章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篮子理论和信贷风险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篮子理论提出,为避免因资源汇集于单一主体而导致的集中度风险,应尽可能增加风险的承载主体数量,从而降低因单个风险事件而导致整体遭受损失的程度,达到资产组合优化和损失可预测的目的。换句话说,就是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避免因篮子出现问题导致全部鸡蛋的破碎。
篮子理论首先是作为一个金融投资理念被提出,用以降低投资风险,但它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可以用在其他风险管理领域。举个简单例子,“9.11”事件中,上千家公司和机构的重要数据随着世贸大厦一同葬身火海,有的公司就此消失,但有些公司却能在第二天就恢复业务,这完全在于有没有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的区别。该理论实质是风险分散原则。
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方法。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管理理论认为,只要两种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不为1,分散投资于两种资产就具有降低风险的作用。根据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原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应是全面的,不应集中于同一业务、同一性质甚至同一国家的借债人。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风险管理策略前提条件是要有足够多的相互独立的投资形式。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仍然以银行为主导,信贷业务作为银行核心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的同时,信贷风险也成为其面临的首要风险。银行体系作为市场经济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就是经营风险,并通过提供管理金融风险的服务获得收益。但与其他金融机构管理风险所使用的标准化金融工具将风险分散或转移不同,银行主要是通过运用非标准化工具——贷款、贷款承诺等,将风险内部化从而获得收益的。因此,信贷风险管理理所当然成为银行所从事全部业务和管理活动中一项最核心的内容和最基本的活动。
可以这么说,一部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史,就是一部商业银行的发展史。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坚持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之间协调统一,但这三者之间又存在着矛盾:盈利性越强,流动性和安全性则越弱;而流动性、安全性的提高,必然会导致盈利能力的降低。因此,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效降低商业银行风险,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安全性,就成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和理论发展的永恒课题。
由于商业银行经营小微企业信贷面临很高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和企业的贷款违约风险,通过将同等数量的信贷资产投放到更多的借款人身上,实现资产多样化配置,既可以降低整体遭受损失的严重程度,又可以降低对单个借款主体的经营成本。如商业银行原有的小微信贷客户中往往在制造行业客户占比较高,很多人认为制造行业客户“看得见,摸得着”,违约成本高,信贷资产配置喜欢向制造行业的客户倾斜,将过多的“鸡蛋”放在“制造行业”这只“篮子”里。但近几年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汇率上升、工人工资增加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规范,制造行业小微客户生存状态举步维艰,不良资产逐渐增多,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战略性地在资产结构上进行调整,发展商贸业、服务业、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等信贷客户,逐步降低对制造行业的资产配置比例,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以上是关于“什么是篮子理论?篮子理论和信贷风险之间有什么关系?”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中亿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