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资信。外汇储备是体现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标志着我国对外支付能力和调节国际收支实力的增强,为我国举借外债以及债务的还本付息提供了可靠保证,对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信誉,吸引外资,争取国际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使我国中央银行有效干预外汇市场,支持本币汇率。一国所拥有的外汇储备表明了其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本币汇率的能力。各国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外汇或收购本币来影响外汇供求关系,达到调节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目的。
大量外汇储备会积累通货膨胀,降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外汇储备是由货币当局购买并持有的,它在货币当局账目上的对应项就是外汇占款,而外汇占款构成基础货币投放的主体部分。我国自1994年以来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除境外法人和自然人持有的外汇可以在指定银行开设现汇账户外,国内企事业单位的外汇收入必须按当日外汇牌价卖给指定银行,而外汇指定银行由于受外汇头寸的限制,多余头寸必须在外汇市场上再卖出。虽然 2003年允许中资企业在指定银行开设外汇结算账户,但也仅只能保持在一定的限额之内。这样的结果是,外汇储备被动集中到国家手中,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引起外汇占款乃至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加,以冲销操作维持合理货币供应量的余地越来越小,导致货币供给量的持续扩张,增大通胀压力。
大量外汇储备加大本币升值的技术压力,进而影响出口就业。
持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造成了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明显失衡,其结果就是外汇储备的不断积累。从历史比较来说,德国1957-2001年外汇储备与名义汇率的相关系数为-0.94,同期日本和英国外汇储备与名义汇率相关系数为-0.74和-0.72。因此,高额的外汇储备对本币具有很大的升值压力。中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汇率升值将减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给贸易出口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业和经济增长。
加大了外汇储备的管理风险。
我国2.13万亿外汇储备中70%是美元资产,2002年以来,美元进入持续贬值通道,使得大量的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的风险;另外,中国以大量外汇储备购买国债,每年收益是4%和5%,同时中国每年吸收巨额的美国投资,根据美国商会资料,这些FDI在中国投资收益率是20%以上,这对于资金极度匮乏的中国而言丧失了大量机会成本。
我国汇储备高增长是经济强劲增长的结果,同时也是国内经济不平衡而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表现。倚重于外资引入、外部需求的增长模式,一方面会出现外汇储备的较快增长,另外也需要高额的外汇储备。因此,一方面必须探讨高外汇储备的综合管理政策。另一方面,还需从多方面入手,化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矛盾,扩大消费需求,以保持内部平衡的方式化解外部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