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在办理结售汇业务时,受国际市场汇率波动以及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在定价水平和议价额度等方面会突破现行牌价管理制度的规定。
首先,非美元结售汇价格往往与公布的牌价有较大出入,且实行“一日多价 而非外汇局要求的“一日一价 ,其原因在于牌价是以上一交易日的加权平均价确定,可能与当日的实际汇率水平存在差异。按照银行间外汇交易中心规定,日元和港币可在央行公布的中间价水平上下浮动1%,欧元可上下浮动10%,银行持有这些货币的敞口风险显著增大。为防范汇率隔夜波动的风险,银行在为客户办理非美元结售汇业务时,会通过总行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先进行美元与非美元的外汇买卖,然后再用牌价上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套算出非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结售汇交易汇率。交易套算汇率必然与日初牌价存在差异,而且由于国际外汇市场价格时刻在变, 自然无法做到“一日一价 。
其次,同业竞争的加剧,使商业银行与客户的结售汇议价限额早已低于外汇法规中100万美元的限额。当前,结售汇业务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重点拓展的中间业务品种,为争取客户,结售汇点差优惠的起点金额一降再降,一些银行单笔优惠的起点已降至50万美元,而且客户当年结售汇总量达到累计优惠金额时,次年各笔结售汇无论金额大小均能享受一定折扣的优惠。此外,点差优惠的幅度越来越大,银行对一些大户的大额售汇价格已接近中间价,而结汇的价格甚至超过了中间价。
实际操作与制度规定的不尽相符,也对银行开展结售汇业务和中央银行的外汇调控管理产生了负面影响。
每家可以经营外汇的银行都会根据外管局的牌价公布自己的外汇交易价格
A.银行买入外国纸币时
B.银行买入外国可自由兑换的汇票时
C.银行卖出外国纸币时
D.银行卖出外国可自由兑换的汇票时
银行外汇牌价表中有四类报价,即现汇买入价、现钞买入价、现汇卖出价、现钞卖出价,它们都是以银行为主体的表示方法。其中现钞买入价是银行买入外币现钞的价格。